当孩子第一次说“不”时,大多数父母都做错了
当孩子第一次说“不”时
绝大多数父母都做错了
群学书院周末声音
文 | 蓝戒子
来源 | 爸妈内参(shenduwenhua)
朗读 | 晓雪
01
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,总想着帮孩子安排好所有的一切,我也不例外。
大宝今年十岁,从襁褓婴儿至今都是我一人带着。习惯性地帮他准备好各种需要:报选各种兴趣班,整理房间,收拾书包,甚至是替他找好换洗衣物。这些我都觉得理所应当,当然,这些我认为都是他一定会接受的。
前天,我一时心血来潮整理房间,来了一次“乾坤大挪移”把所有的物件全都挪了挪地方换了换位置。自然,他的房间也没能幸免。
没曾想,这小子放学回来看到“重生”后的房间不乐意了。放下书包,一件一件地把东西恢复原样。
看着他“摧毁”我的劳动成果,急忙阻挡并带着警告地讲解我摆放的好处。
他突然停下手里的动作,直直地立在我的面前说:
妈妈,我也有说不的权利。我知道你都是为了我好,也许你那样放东西是最合适的。可,使用它们的是我,我比你更清楚它们放在哪里更合适。
听到儿子说这句话的时候,我着实的愣住了。
他一脸严肃的认真,捍卫着属于自己的权力,彼时的我一片空白,无言接下去。
静下来反思,才发现我不仅剥夺了他说“不”的权利,甚至连他说话的权力也快要剥夺了。
报兴趣班时,他也有过异议,最终被我一个威逼的眼神活活地扼杀在无言中。更严重的是,他连自己选择早餐的权利也被我剥夺,总是安排我认为最有营养的,但我却从未想过他爱不爱吃。
一个犯人有过长时间的牢狱生活,出来后会需要很长时间去适应外界改变铁牢里的习惯后,才能生存。很庆幸我的孩子没有在我给他设置的“牢笼”里磨平自己的棱角,有些棱角是需要孩子自己打磨的。
要记住,孩子是独立的个体,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。许多父母都有个误区:总认为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,自己拥有孩子的所有权。却忘记了当孩子脱离子宫的那刻,孩子就是个有独体,有生命的,而不是物品。
02
微信里有个妈妈群,里面的妈妈们来自不同角落,每天都相同的埋怨声——带孩子太累了,什么都得替他们准备好。
带娃累,带娃忙,带娃苦,仿佛成了所有家庭的通病。尤其是三代同堂的家庭,总是会因为要怎么样带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。刚晋升为妈妈的爱咪简直是把群当成了情绪垃圾筒,几乎每一条信息都是关于如何照顾孩子而和婆婆产生的分歧。
每每这时总会有身为前辈的妈妈们出来鼎力支持,各种绝招传授。她们有个共同的理念——为了孩子,一定要和老人决战到底。
讲真,那些因为带孩子抱怨累成苦逼的妈妈们,都是自虐。
孩子在0-3岁时不能自理,因为睡眠时间与大人们不同,往往会导致父母夜间睡眠不足,白天体力不支,这时的累是自然。
3岁以后的孩子会说话,有了基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,妈妈们就可以稍微放放手让孩子自己来。
这个时间点也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最佳启蒙点,好习惯都是自小养成的。
父母总以孩子还小为借口,替孩子包揽一切。即使孩子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,也亲自代劳。久而久之,孩子产生了依赖性,父母也徒然增添许多事透支自己的体力脑力。
累,也就形成了。
长时间替孩子包揽一切的父母在无形中就会变成事事替孩子作主,间接剥夺了孩子自主的权力。这样的孩子不碍乎有两种结果:要么叛逆,要么没有主见。
叛逆是孩子抗争的一种手段,认为和父母反着来就可以争取到“我的事情我做主”的权力。
胆小懦弱是没有主见的孩子们通病,即使被同龄人欺负,也只会偷偷地在角落里抹眼泪。遇事只会寻求大人的帮助,希望永远地生存在父母的羽翼下。
03
公司出纳S打电话招我去银行急救,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她十万火急,第一反应就是她被骗了,而且是被坏人骗了走天文数字。
一路狂奔,脑子里想过浮出各种安慰和解决方案,甚至想到报警。到地方我才发现,刚刚的想法是多么可笑,庆幸自己没有提前报警。
原来这丫是在对公转账时把对方的账号写错了,因为金额是十万,属大额,她很担心转给了别人要不回来了怎么办。
看她眼泪汪汪欲呼出,正准备告诉她不用担心,她手机却响了,谁知她在给我打过电话后担心自己会赔上十万,紧接着打电话让父母筹钱。
那模样,我只感觉额前坚下三条黑线。
先接过她的电话告诉她的父母不用筹钱,事情没有那么严重让他们放宽心。然后,又向她确认一遍是不是对方公司名称没有错,只是账号写错了?得到她确定的回答后,我告诉她一个小时内转走的钱会按原路返回。
看她一脸“呆、蒙”,我无力地解释着每一位财务人员都知道的基本常识。她才破泣为笑,说自己只想到十万金额,一时慌乱就忘记账号或名称不对,钱根本就汇不过去。
一起回公司的路上,她告诉我,从小到大都是父母替安排好一切。
上大学时,父母认为女孩子学财务会有前途,她就顺从地选财经专业,其实她对数字一点也不感兴趣,她喜欢旅行,她很想到外面看看,离开家离开父母。
我问她,不喜欢为什么要顺从?她想了想说,从小就是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,习惯了。倘若真正离开了父母,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生存下去,导致现在已经成人的自己还习惯遇事找父母,依赖成性,改不掉了。
父母学会放手,孩子才能成长。
当孩子第一次发出不同声音时,做为父母的我们首先要静下来听他们把话说完,而不是斩钉截铁地打断、拒绝,除非你是想让孩子像寄生虫一样生活一辈子。
04
陶行知先生说: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,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。
换言之,身为父母的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,倘若我们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被别人突然打断是什么样子,被我们打断的想表达自己的孩子也就是什么样子。
鲁迅先生也曾说过:教育植根于爱。
父母总是有意识忽略听孩子的声音,以为孩子终是孩子没有经世事,总以自己“过来人”的身份,心安理得地安排所谓的“最好”。
其实,爱孩子就应该听一听孩子们的“不”,因为那是孩子们的心声,因为那是打开孩子们世界之门的第一把钥匙。给孩子们说“不”的权利,和孩子们一起分析哪些“不”是可行的,哪些“不”是不可行的。
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成长,更是做父母的成长。
作者简介:蓝戒子,富书专栏作者,职业代账会计,兼职网文写手。一直为兴趣码字,愿与文字恋爱,走走停停,勿忘初心。本文首发爸妈内参(ID:shenduwenhua)。
《情感依附》
亨利.马西、内森.塞恩伯格著
童俊、武怡堃、陈昉、韩丹 译
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
这本书是关于从婴儿期到成年早期的发展。作者记录了76个婴儿从出生起到30岁的成长。考察他们不同生活路径的源头,以及什么对他们的影响最为深远。
作者将本书当做一系列的生活实践故事来进行写作,做了很多细节的呈现。作为精神分析师,作者会写作生活的故事,因为这样才能把作者思考的这些鲜活的人展现出来。精神分析的本质是发展内在的自由,从某种程度上本书实现了一部分这样的目标——教导如何去养育内在自由的孩子。希望读者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找到温暖、感动和指引。
亨利.马西(Henry Massie),医学博士,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执业的精神科医生,并在旧金山市加州大学医学院任教。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研究者,在母亲—婴儿的互动模式、母婴关系对婴儿情绪发展的影响等相关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。国际著名的研究“依附关系”的学者。
内森.塞恩伯格(Nathan M. Szajnberg),医学博士,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执业的精神科医生,并在旧金山市加州大学医学院任教,同时担任沃勒斯坦研究基金精神分析方向的研究者,致力于精神分析方向的儿童精神病学和儿童发展的长程研究。